眼皮痒是什么原因| 女娲和伏羲是什么关系| 包皮什么年龄割最好| 发热出汗是什么原因| 女生下面长什么样| 黑便是什么原因| 日柱灾煞是什么意思| 干细胞能治什么病| 鲫鱼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等字五行属什么| 梦见杀牛是什么预兆| 什么是负氧离子| 骨扫描是检查什么| 心虚吃什么药| 示字旁与什么有关| 条状血流信号是什么意思| 啤酒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黄褐斑内调吃什么药| 胡萝卜什么时间种| 胎儿偏小吃什么补得快| 心动是什么意思| 失责是什么意思| 大便酸臭味是什么原因| 瑶柱是什么| 农田种什么最赚钱|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高说明什么问题| 术后改变是什么意思| 迪根是什么药| 什么是玄学| 一号来的月经排卵期是什么时候| 经常流鼻涕是什么原因| 1981属什么| 喜欢是什么感觉| 热菜是什么梗| abo溶血症是什么| 放屁臭什么原因| rn是什么意思| 减张缝合是什么意思| 转奶是什么意思| 7月13日是什么日子| 任然什么意思| ala是什么| 甘油三酯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子宫肌瘤做什么检查能查出来| 年柱将星是什么意思| 甲醛是什么东西| 浩瀚是什么意思| 什么人不能吃猪肝| 伏特加兑什么饮料好喝| 八月十七是什么星座| 肝脏的作用是什么| 什么是pid| fsa是什么意思| 嗓子疼吃什么水果好| 九月初十是什么星座| 文殊菩萨是保佑什么的| 什么是卤水| 陈皮和橘子皮有什么区别| 蛇跟什么生肖相冲| 宝宝出牙晚是什么原因| logo是什么| 工程院院士是什么级别| 病毒性肺炎吃什么药| 什么路不能走| 男人腰疼是什么原因| 隆科多为什么不姓佟| 腰疼是什么原因| 男士吃什么壮阳最厉害| darling是什么意思| 沙棘是什么东西| 农历七月二十什么日子| 月经期吃什么| 霉菌阳性是什么意思| 余情未了什么意思| 胸口容易出汗是什么原因| 我国的国花是什么花| 八九年属什么| 12月16是什么星座| 随笔是什么意思| 胃胀气吃什么食物好| 整形什么医院好| 入殓师是干什么的| 发癫是什么意思| 扇贝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四什么八什么的成语| 全身发抖是什么原因| 甲功四项是什么检查项目| 下眼袋发青是什么原因| 孩子咬指甲什么原因| 醋酸氯已定是什么药| 肚脐眼右边是什么器官| ebv病毒是什么| 脸上爱出汗是什么原因| 食人鱼长什么样| 韭菜和什么不能一起吃| 右眼睛总跳是什么原因| 男生爱出汗是什么原因| 肺结节挂什么科| 什么分泌胰岛素| 4月30号是什么星座| 55岁属什么| 挂是什么意思| egfr是什么意思| 去心火喝什么茶好| 贝珠是什么| 射不出来是什么原因| 电视开不了机是什么原因| 什么水果补铁效果最好的| 营养学属于什么专业| 厚颜无耻是什么生肖| 人的三观是什么| PPm什么意思| 莲花和荷花有什么区别| 保护眼睛用什么眼药水| 副处是什么级别| 打茶围是什么意思| 血常规能查出什么| 籽字五行属什么| 嘴角流口水是什么原因| joma是什么牌子| 6是什么意思网络语言| 肺癌积水意味什么结果| 玄学什么意思| 小孩积食吃什么药| 十一月九号是什么星座| 全自动洗衣机漏水是什么原因| 梦见喜欢的人代表什么| 手爆皮是什么原因| 雨字五行属什么| 皇帝菜是什么菜| 21三体综合征是指什么| 吝啬鬼是什么生肖| 鸡痘用什么药效果好| 橡木色是什么颜色| 梦见吃杨梅是什么意思| 月经淋漓不尽什么原因| 什么的琴声| 右下腹疼是什么原因| 伤寒病有什么症状| 脑供血不足吃什么药好得快| 什么药可以延长射精| 赤茯苓又叫什么| 74岁属什么生肖| 啊哈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大医院不用宫腔镜人流| 地主是什么生肖| 鸡眼用什么药| 科目三为什么这么难| 什么叫积阴德| 用什么回奶最快最有效| 子宫偏小是什么原因| 盐酸吗啉胍片是什么药| from是什么意思| ha是什么意思| 小儿肠炎吃什么药最好| 子宫下垂是什么症状| 什么是it行业| 39属什么| 包皮垢是什么| 血常规五项能检查出什么病| 尖嘴猴腮什么意思| 发烧一直不退是什么原因| 换药挂什么科| 大生化检查都包括什么项目| 脑梗前兆是什么症状| 薪字五行属什么| 法国的国鸟是什么| 负罪感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对称轴| 寄居蟹用什么水养| 花朵像什么| 什么地听| 鹿晗的原名是什么| 为什么老做梦| 白带发黄是什么原因| 降结肠在什么位置| 手绘是什么意思| 嘴里发咸是什么原因| 1月26日是什么星座| 儿童铅超标有什么症状| 蛀牙挂什么科| 夏天水肿的原因是什么| 眼镜片什么材质的好| 猫什么时候打疫苗| 朋友妻不可欺是什么意思| 吃什么补钾最快| 面色发黄是什么原因| 缩量横盘意味着什么| NPY什么意思| 吗啡是什么| 祭日和忌日是什么意思| 女生下面什么味道| 飞亚达手表什么档次| 癸卯是什么意思| 七月二十五是什么星座| 珊瑚是什么| 嬴政为什么要杀吕不韦| 狭隘是什么意思| 五味子有什么作用| 肤专家软膏主要治什么| 有狐臭是什么原因| 冠心病吃什么药| 相害是什么意思| 29周岁属什么生肖| 聚酰胺纤维是什么面料| 传奇是什么意思| 水红色是什么颜色| 羊下面是什么生肖| 阿米替林片是治什么病的| 什么车不能开| 为什么晚上不能晾衣服| 原点是什么| 咽峡炎吃什么药| 不能人道什么意思| 男人下面出汗是什么原因| philips是什么牌子| kumpoo是什么牌子| 脱发吃什么维生素| 有病是什么意思| 70年属什么生肖| 五什么十什么成语| 绣球花什么时候开花| 蚊子长什么样| 婚检都检查什么项目| 月经提前10天正常吗是什么原因| 助听器什么牌子好用| 钙片什么时间吃最好| 梗阻是什么意思| 灰紫色是什么颜色| 蓝灰色配什么颜色好看| 天赋异禀什么意思| 男性睾丸一边大一边小是什么原因| 锡字五行属什么| 福建为什么叫八闽| 什么是抗生素| 生物冰袋里面是什么| 荷花什么季节开| 西布曲明是什么| 般若是什么意思| 维生素b2有什么作用和功效| 什么水什么龙| 什么神什么注| 什么烟最贵| 培育是什么意思| 陶白白是什么星座| 口干是什么病| 精神病是什么意思| 晕车药有什么副作用| 梦见小老虎是什么预兆| 裙带菜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狮子是什么生肖| 什么东西补气血效果最好| 医院什么时候下班| 贻字五行属什么| 医生属于什么编制| 顺产1-3天吃什么好| ser是什么氨基酸| 什么风什么什么| airwalk是什么牌子| 败血症是什么| 心绞痛吃什么药好| 反胃想吐是什么原因| 哔哩哔哩是什么网站| 补铁有什么作用和功效| 百度

两会快讯--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3月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查《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如下:

一、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一年来,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执行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查批准的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民生保障扎实有力,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一)因时因势加强和创新宏观调控,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扎实开展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特别是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市场预期、社会信心有效提振,四季度经济明显回升。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万亿元、增长5%。一是宏观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围绕加力提效实施宏观政策、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振资本市场等方面,深入贯彻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强化存量和增量政策合力,推动需求较快回升,生产增长加快。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3.9万亿元,扩大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二是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安排7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1465个重大项目建设,项目基本全部开工、全年完成投资超过1.2万亿元。坚持项目建设和配套改革相结合,扎实推进规划编制、政策制定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三是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落地见效。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力支持“两新”工作,带动全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5.7%,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2.3%、3.6%。四是政策协调和预期引导不断增强。健全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机制。加强经济形势和政策宣传解读。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动力活力不断增强。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重要改革举措,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一是“两个毫不动摇”要求进一步落实落细。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快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开展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二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有力有效。出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推动招标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规范和监督罚款设定与实施。三是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不断健全。出台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实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出台实施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完善信用修复机制。四是重点领域改革走深走实。健全自然垄断环节监管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绿证绿电市场建设。完善价格治理机制。

(三)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全员劳动生产率17.4万元/人、实际增长4.9%,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3.6万亿元、实际增长8%,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为6.91%,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4件。一是科技创新体系持续健全。全面启动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稳步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有39个投入运行。健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体系。二是重大创新成果持续涌现。“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我国首艘超深水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建成入列。第五座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三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迈出新步伐。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配机制,扩大基础学科和国家关键急需领域研究生培养规模。

(四)积极激发消费活力、提高投资效益,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5%,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3.2%。一是实物消费稳定扩大。全年汽车销量达3143.6万辆、增长4.5%,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287万辆、增长35.5%。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达12.8万亿元、增长6.5%。二是服务消费增长较快。全年服务零售额增长6.2%。三是消费环境持续优化。出台实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四是政府投资作用有效发挥。实施专项债券投向领域“负面清单”管理。2023年1万亿元增发国债支持的1.5万个项目加快实施。五是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10.8%。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新机制。全年依托项目推介平台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项目531个。

(五)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9%、7.7%。一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制造业中试平台数量超过2400个。二是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和未来产业有序布局。支持新能源汽车骨干企业优化布局、做强做优。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加快发展。集成电路出口2981亿块。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不断涌现。三是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制定实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推动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四是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完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建设。现代物流运行体系不断健全。全国充电基础设施达到1281.8万台、增长49.1%。5G网络用户普及率71%。

(六)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高水平对外开放取得积极成效。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43.8万亿元,服务进出口总额7.5万亿元,外商直接投资1162亿美元,境外直接投资1438亿美元。年末外汇储备规模达32024亿美元。一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成效显著。召开第四次“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统筹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二是外贸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增大。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0.3%。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全面取消。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三是开放平台作用更好发挥。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四是多双边经贸合作持续深化。全面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七)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新进展。印发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乡村全面振兴规划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一是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易地搬迁脱贫劳动力就业率超过95%。以工代赈吸纳330多万名低收入群众务工就业。二是现代乡村产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粮食总产量首次跃上1.4万亿斤新台阶。农产品加工业效益改善,乡村旅游和特色文化产业富民作用日益显著。三是乡村建设取得新成效。四是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效显现。2024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7%。推进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新开工5.8万个。扎实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八)统筹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布局更趋优化。一是区域协调发展积厚成势。在京相关高校、医院、中央企业总部及二三级子公司分批向雄安新区疏解。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改革授权压茬推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封关“一线”“二线”分线管理运行顺利。长江干流连续5年保持Ⅱ类水质。黄河干流连续3年保持Ⅱ类水质。海洋生产总值超10万亿元。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准备工作有序开展。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若干政策措施出台。东北全面振兴支持农业发展、沿边开放、人才振兴等配套政策陆续出台。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若干政策措施出台实施。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二是区域间协同联动扎实推进。区域战略融通互动,跨区域重大工程深入实施,区域务实合作步伐加快。

(九)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绿色转型取得积极进展。一是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化塑料污染和过度包装全链条治理。二是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不断强化。全面启动“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完成国土绿化任务11505万亩。出台《生态保护补偿条例》。开展首批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三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取得积极进展。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推进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制定2024年版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和绿色技术推广目录。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规模突破14亿千瓦。扣除原料用能和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后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8%,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3.4%,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19.8%。四是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成效明显。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

(十)持续提升安全保障能力,重点领域风险有序化解。一是粮食安全保障有力。启动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支持建设高标准农田1.05亿亩,亩均中央补助标准大幅提高至2000元以上。深入开展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继续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二是能源资源安全基础持续巩固。配合出台能源法、修订矿产资源法,公布《稀土管理条例》。稳步推进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一次能源生产总量49.8亿吨标准煤。加快构建大国储备体系。三是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稳步提升。加力推进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面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强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监测预警和及时处置。四是数据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强化。出台《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五是经济金融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有序有效。打好商品住房项目保交房攻坚战。积极稳定资本市场。积极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六是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有力有序。强化安全生产全过程监管。扎实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七是国防动员和国防建设有力推进。深入推进新兴领域战略能力有关战略和规划落地实施,加强重大项目共建和资源要素共享。推动深化人民防空管理体制改革。

(十一)落实落细惠民举措,民生保障扎实有力。一是稳就业促增收取得积极成效。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1%。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34。二是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0.7亿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3亿人。按照3%的总体水平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670元。全年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2.38亿人次。建设筹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公租房共计180万套(间)。三是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国家奖助学金提标扩面、助学贷款提额降息,惠及学生3400多万人次。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每千人口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7.38张,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3.59人。持续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提升行动。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3.7个。为残疾人服务设施数达4614个。四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持续推进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过去一年,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上述成绩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

二、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政策取向

(一)总体要求。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主要预期目标。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

——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

——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2%左右。

——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

——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外贸进出口稳量提质。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

——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

主要宏观政策取向。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根据形势变化动态调整政策,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财政支出强度,优化支出结构,加强重点领域保障,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能,确保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2025年财政赤字率拟按4%左右安排,比2024年高1个百分点,赤字规模5.66万亿元,比2024年增加1.6万亿元。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2025年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持续支持“两重”项目和“两新”政策实施。拟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2025年拟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中央财政加大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优化和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更大力度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提振消费以及民营、小微企业等的支持。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完善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落实无还本续贷政策,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支持金融机构深入挖掘有效信贷需求,加快推动储备项目转化,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强化预期引导,保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创新金融工具,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以消费提振畅通经济循环,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支持扩大就业、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加强消费激励,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打好政策“组合拳”。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投资、消费、价格、区域、贸易、环保、监管等政策协同以及与改革开放举措的协调配合,增强政策合力。进一步健全和用好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工作机制,统筹政策制定和执行全过程,提升政策目标、工具、时机、力度、节奏的匹配度,提高政策整体效能。出台实施政策能早则早、宁早勿晚,保证足够力度。强化社会预期管理,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

三、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任务

大力提振消费、提升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一是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制定提升消费能力、增加优质供给、改善消费环境政策举措。加快拓展文化、旅游、健康、养老、托幼、家政、数字等服务消费。清理对消费的不合理限制。深入实施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二是扩大有效益的投资。2025年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7350亿元。优化完善专项债券管理机制,实施好投向领域“负面清单”管理、下放项目审核权限等措施。常态化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规范实施PPP新机制,推动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扩围扩容。三是加力推进“两重”建设。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8000亿元支持“两重”建设,进一步优化具体投向并提高项目支持比例。加大力度推动“软建设”政策落地见效。四是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两新”工作。加力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贴息,加快存量设备评估诊断和项目储备。扩大汽车报废更新支持范围,实施手机、平板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积极支持家装消费品换新。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出台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的政策措施,通过强化产业调控、提质升级破“内卷”。推动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和绿色低碳发展行动。二是持续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出台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深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三是加快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未来能源、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四是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出台建立健全数据产权制度、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促进数据交易机构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五是加快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高质量推进川藏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深入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推动各种运输方式规则标准统一协同。

(三)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一是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制定实施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支持高等教育提质升级,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二是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推动提高科技支出用于基础研究比重。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出台指导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加快概念验证和中试验证平台建设。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三是全面提高人才队伍质量。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健全保障科研人员专心科研制度。

(四)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是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组织实施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出台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办法。出台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二是深化要素和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全面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持续创新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的新模式和新路径。制定出台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意见。三是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实施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指引。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加大拖欠企业账款清偿力度。开展加力帮扶小微企业纾困解难专项行动。提升融资信用服务平台质效。四是破解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难点。推动优化油气管网运行调度机制。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五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营商环境改进提升行动。推出一批“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涉企事项。推动修订招标投标法。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

(五)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稳外贸稳外资。一是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强化金色十年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顶层设计。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高质量发展。二是着力稳定外贸发展。优化融资、结算、外汇等金融服务,强化进出口信贷和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支持企业稳订单拓市场。促进跨境电商发展,加强海外仓布局建设。支持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三是大力提升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质量。实施2025年稳外资行动。发布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5年版)。推出新一批标志性重大外资项目。优化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四是持续深化国际经贸合作。积极参与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合作,积极参与世贸组织改革工作。

(六)狠抓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牢牢掌握应对风险挑战主动权。一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管理。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建设、验收、管护机制。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健全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二是大力提升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战略性矿产资源探产供储销统筹和衔接体系。三是全力确保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创新技术攻关组织模式,发挥应用场景的驱动效应。四是稳步推进国家储备建设。加快落实战略物资增储年度任务。五是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因城施策加快消化存量房。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做好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工作。稳妥有序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进一步提振资本市场,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六是扎实做好公共安全等工作。指导西藏做好定日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七是扎实推进国防动员和国防建设。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加强军地规划统筹衔接,推动重大基础设施统筹建设。

(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一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高质量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加快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研发应用。二是毫不松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重点工程项目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扎实做好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工作。加强产业、就业等开发式帮扶。三是着力提升乡村发展水平和治理能力。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促进当地群众就近就业增收。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任务。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四是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扎实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全面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

(八)统筹区域战略深化实施和区域联动融合发展,增强区域发展活力。一是进一步推动区域战略深化实施。支持京津冀进一步形成更紧密的协同工作格局。深入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坚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精心做好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准备工作。聚焦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支持东北地区进一步提升维护国家“五大安全”能力。落实落细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若干政策措施。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二是进一步推动区域间联动融合发展。推动完善区域合作发展机制,促进区域间科创产业对接协作、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九)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一是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落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深入推进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保护治理。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制定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行动计划。二是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治理。加快实施“三北”工程、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等重大工程。进一步完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机制。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生态综合补偿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三是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推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绿色电力证书市场建设。扎实开展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加快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加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有序开发建设海上风电基地,统筹就地消纳和外送通道建设。进一步规范新型储能并网管理。持续推动“能水粮地矿材”一体化节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十)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更大力度稳就业促增收。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加快职业技能培训基础设施建设。指导地方合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切实保障劳动者工资发放。健全上市公司分红激励约束机制。二是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合理调整机制。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三是促进公共服务普惠均衡。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多措并举促进普惠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推进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强社会福利服务设施建设。四是推动文化文艺繁荣发展。系统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五是加强重要民生商品供应保障。确保粮油肉蛋菜等商品平稳供应。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坚决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今年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纲要》。同时,加快国家发展规划法立法进程,强化规划编制实施的法治保障。做好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自觉接受全国人大的监督,认真听取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坚持干字当头,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确保“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以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来源:新华社

相关附件

相关链接
扁桃体发炎是什么引起的 老火汤是什么意思 施华洛世奇水晶是什么材质 上海最高楼叫什么大厦有多少米高 孕妇感染弓形虫有什么症状
心绞痛吃什么药最管用 猫砂是什么材料做的 美籍华裔是什么意思 马蹄粉是什么粉 东京热是什么
脑梗是什么原因 922是什么星座 alpha什么意思 消融是什么意思 鼻窦炎吃什么药好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是什么意思 翻白眼是什么意思 shake是什么意思 什么背什么腰 1983是什么年
康乃馨的花语是什么hcv8jop8ns9r.cn 西洋参不能和什么一起吃hcv8jop5ns4r.cn 白狗子是什么意思hcv7jop4ns7r.cn 偏头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hcv7jop9ns8r.cn 什么品牌奶粉最好hcv8jop9ns9r.cn
农历十月初五是什么星座hcv8jop4ns8r.cn 司空见惯什么意思baiqunet.com 考研复试是什么意思gangsutong.com 藿香泡水喝有什么好处hcv9jop5ns4r.cn 梦见自己买衣服是什么意思hcv9jop2ns1r.cn
北极熊吃什么beikeqingting.com 什么奶粉对肠胃吸收好imcecn.com 呸是什么意思hcv9jop4ns5r.cn 什么水果hcv8jop6ns0r.cn 晨勃是什么意思hcv9jop0ns0r.cn
探望病人买什么水果hcv8jop4ns7r.cn 西瓜适合什么土壤种植hcv8jop9ns0r.cn 什么是道hcv8jop0ns1r.cn 考科目二紧张吃什么药hcv9jop2ns7r.cn 清高是什么意思luyiluode.com
百度